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如何实现更高能量密度、更安全、更持久的锂金属电池,一直是科研界的一大难题。记者9月6日从云南大学获悉,该校材料与能源学院的郭洪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酰氨基功能化聚合物电解质,为锂金属电池的长寿命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上。
在能源存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锂金属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潜在的安全性提升,被视为未来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其中固态电解质性能的优化尤为关键。传统聚合物电解质虽然具有界面接触性好、工业化生产潜力大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面临着机械性能不足、锂离子(Li+)传输效率低、电极✅或电解质界面稳定性差等挑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锂金属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针对这些挑战,郭洪教授团队提出了创新的分子设计策略,通过引入丰富的酰氨基位点,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分层超分子网络,巧妙结合了永久化学交联和可逆氢键,使聚合物电解质在保持高度机械强度的同时,具备了优异的柔韧性。更重要㊣的是,酰氨基位点的引入为锂离子提供了快速且可逆的传输通道,显著提升了㊣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性能。此外,整个聚合物基质的预去溶剂化效应也进一步促进了锂离㊣子的传输效率,使其在电解质中的迁移更加迅速和㊣均匀锰酸锂。
除了优异的传输性能,这种新型聚合物电解质还能够在电极表面形成稳定的界面层,有效防止了锂枝晶的生成和界面副反✅应的发生。锂枝晶是锂金属电池中常见的问题,它们不仅会导致电池短路,还会加速电池的老化过程。因此,这种双重强化的界面稳定性对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至关重要。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这种新型电解质的锂金属电池,在循环测试中展现出了惊人的耐久性。在完整充放电情况下,磷酸铁锂正极搭配锂金属负极的电池经过8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高达96.5%;而钴酸锂正极的电池则在300次循环后保持了96.8%的容量。
据了解,这一新成果是对固态电解质设计的一次重大创新,证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为解决锂金属电池面临的诸多挑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未来开发更高性能、更长寿命的固态电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材料基础,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期,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逐步落地,整个产业链备受市场关注隔膜。中科海钠此前宣布其钠离子电池商用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09月24日讯,有投资者向海科新源301292)提问, 尊敬的董秘你好,贵公司主营业务
在国内率先实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它就是河南
本周工业硅价格继续上涨,冶金级上涨100-900元/吨,主流价格在20000-22000元/吨,化学级价上涨500-
在全球新能源领域持续发酵的大背景下,柳州法恩赛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15日宣布,该公司成功获得了一项名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日元走软对日本股市有利,但随着全球货币政策分歧加剧,日元与日本股市之㊣间的相关性正在加速瓦解,这
9日7月,3026)表露石大胜华(60,种锂电池电解液溶公司同时坐褥五剂锂价锰酸格,大须要商为环球最,化上风显明家当
京家当大学奥林匹克体育馆正式揭晓主打自拍与大屏手机幼米Note 3是2017年9月11日幼米科技正在北,工艺的四曲面
2014年1月3日,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高温型镍钴锰酸锂多元材料”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该
2018年12月28日,商务部发布2018年第100号公告,决定自2018年12月29日起对原产于台湾地区、马来西亚